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
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
聯絡我們
雷音庫
法師開示篇
學術篇
福智學苑
佛經故事
金口玉言
史蹟篇
閒情篇
特稿
佛青活動點滴
雷音過去期刊
   

法師開示篇
本 勝 法 師 禪 思 錄 釋本勝法師

寺院門票與佛國門票

  教務原因,勤走於省內佛教活動場所。一次,要到某景區內的佛寺,路過景區入口,被擋了下來,司機下車說明,門口守衛還是不讓進入,說非得寺院負責人給他打電話才可,否則,必須買門票。

  這事,令我感慨良深。由此景區門票,想到寺院的門票與佛國的門票。

  景區,建設起來的目的,是為了讓景區更美,讓民眾由此可以欣賞到景區的美景。可是,價格動不動就是一般工作人員每月十分一工資的門票,猶如擋路虎,斷了許多生活水平尚在小康之下的民眾欣來前往的路。本來,美景應該有更多人得以親見,以達其存在的價值,但因高昂門票,美景的價值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,令人引為憾事。

  因為各方面的原因,寺院也賣門票了,他也如擋路虎,擋掉了諸多信仰者的信仰之路。

  中國並不富裕,多數人尚沒有辦法經常性地買門票而進入寺院去禮佛聞法親近僧伽。即便使有足夠的經濟實力,每凡入寺,皆需買上門票方可入內,此中滋味,也未必好受,必將影響其對三寶的好感與信心。我們可以說,必將影響其對 三寶的好感與信心。我們可以說,買票也是為了修寺供僧,但是,這非出自他們自願呀。佛教說,不與不取,取之為盜也。如果是自願的捐獻,多多益善,本質與此各有不同啊。根據經濟學與因果的道理,寺院由信眾無償捐贈修起,因此,必須為信眾無償受用。信眾是奉獻者,也應是受益者,所謂如是因生如是果也。如買門票才可入寺,寺院的公益性質就發生了改變,被強加進了商業的內容。這樣,捐建寺院的奉獻者,其身份也發生了改變,他們不再是無償布施者,而應是有償投資人,或者說是寺院的股東,寺院的門票收入也應當有捐資者的一份利潤在其中。否則,便不公平。而事實上,這是不切實際的,那麼,怎樣才能公平呢?惟一的辦法,就是寺院取消門票,無論門票的價位是多是少。

  為了糾正寺入門憑票制的弊端,近年,佛教界也在盡一些努力。比如,不少寺院憑皈依證便可免費入內,這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。但是,這也非徹底解決的方法。因為,一來,在有些地方並不有效;再者,誰會天天帶著皈依證在身上,難道臨時想起拜佛時,還得先回去取皈依證不成?三來,並非信徒都有皈依證。況且,還有許多佛教的好感者正要準備入佛門成為信徒呢,而他們尚未成為信徒,哪來的皈依證?這些人,正要發起菩提心,也許,一張入門票,就把他們剛剛起的菩提心之燈給熄滅了。

  許多寺院在景區,要入寺禮佛,得買雙重門票,先景區,再寺院。佛教說,人人有佛性,皆可成佛。要成佛,首先得學佛,實踐佛道。沒有機會接近寺院,難於聞法敬僧,如何學佛?可見,小小一張寺院的入門票,斷了不少眾生的學佛路,也撕毀了他們進入佛國的入門券。那麼,由此導致的罪過,誰去承擔呢,是貧困的無錢買票的窮人?是富有但心有不爽而不願買票的富人?還是寺院的管理者或制定寺院買門票規則的相關者?

  我以為,鑒於各方面的原因,有的寺院售門票,雖情有可原,但於佛法於世法,皆不合理,應漸而消除之。畢竟,佛教就是佛教,不是販賣佛法僧三寶的集團公司。人心的取得,應靠信眾對佛教由的崇敬與信仰,財富的添加,應靠信眾對佛教由的自願奉獻,這才是佛教健康延續與壯大發展的真正之道。

  願天下寺院,廣開大門,直通佛國淨土,使蒼生自由出入,永無障礙。

門前乞丐多

  二十年前,書生意氣,揮斥方遒,頗有一番指點江山,數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之味道。這樣,遇上乞丐,痛其不幸,怒其不爭。對乞丐的自甘墮落,很是不以為然,認為乃社會累贅,每每遇之,施舍之後,便趕他們走。

  時光催人,由青及壯。世事滄桑,也催人思想從輕浮到沉穩。

  二十年後,我見乞丐,又是另一番想法。

  褔州開元寺,毗鄰繁華街市,門前車水馬龍。近年來,屢經修整,稍具規模,佛菩薩嚴以金身,法寶藏閣,僧伽年輕化,樹茂花鮮,環境整潔,清譽日隆,信眾日增,遠近來者,絡繹不絕,頗有一派香火盛之勢。

  寺之興,也因此丐之多也,尤其在佛教的節慶日如初一、十五,佛誕。開元寺內外山門之間,相距近百米,一到其時,男女老少乞丐似乎約好的及時匯集而來。開元路兩旁,丐碗當街,人有其位,一字排開,有缺手者、有缺腿者、有失眼者,五花八門,對著香客、游客、行人乃至僧伽師傅,他們或直接乞求,或手腳示意,或以乞求的眼光看著你,告訴你他要你做些什麼,有的以獻藝替代直攘行乞,他們專注地拉著二胡,或唱著悲怨的歌曲,讓你不禁想起阿炳。

  因為住持開元寺的緣故,這些境況,日經月歷,日積月累,便耳熟眼詳,見怪不怪,且常生出一些感慨來。

  我在想,作為現代都市,乞丐成群,且於公共場所,當然,有礙都市觀瞻,有失都市顏面。但反過來一想,他們的存在,也不是一無是處,而且,也自有其存在的客觀原因。

  每天清早,寺門廣開,善男信女,魚貫而來,當他們出入山門,當他們行走在開元路上時,他們在尋思些什麼。

  如果我是信眾,我會想,我也是這麼想的:我多幸運與幸褔啊,你看乞丐們,他們沒腳、沒手、沒眼,而我有;給爾一千萬,換你的手腳眼,你肯嗎?我們有一份被人認同的職業,並以之為生,但他們沒有;他們乞討,遭善心者可憐,遭誤解者厭惡;當人們施捨時,人們站著,一副施捨者的態勢,而他們,躬著腰,陪著感恩戴德的笑臉,甚至卑躬屈膝跪著,低聲下氣,不敢正眼視你;太陽來了,我們張傘,雨雪下了,我們也張傘,但他們沒有,我沒有看見陽光下或雨雪下打傘乞討的乞丐,他們乞討的命運已注定了,他們沒有一把傘可以在他們乞討時能夠打開撐起。我經常路過開元路,我有機會看到老中青之外的少年乞丐至兒童乞丐,不管他們的乞討生涯是情勢所迫還是自願為之,但他們都已經淪為名符其實的乞丐了。我們常人,誰願將子女送去做乞丐,你嗎?他嗎?我如有子女,我也不肯,而作為少年兒童,他們樂於去做乞丐嗎?他們不樂於去讀書去迪士尼游玩嗎?相信答案如何自在人心。有人說,乞丐專業戶,富著呢,有洋房,有西裝。但我認為,再有這些,他也永遠是乞丐,一生也脫不了乞丐的經歷,他所遭受的尊嚴缺失,足以之的洋房,西裝一文不值。

  想到乞丐的這些,你不覺得,你是多麼的幸運嗎?每次路過乞丐群中,我就感到自己是那麼的幸運,我慶幸自己沒有淪為門外乞丐的命運。

  一生的幸運難道不是一生的幸褔嗎!

  有信徒對我說,師傅,本來,我有一些煩惱,因為一些小事。當我看到乞丐他們,我的一切大小煩惱皆隨風而去了。他說,乞丐那樣都照樣平靜地生存,我還愁什麼,難道我會比他們更慘嗎?

  是啊,乞丐讓我們知道了知足,讓我們知道了珍惜當前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,讓我們知道了身心健康之可貴,讓我們能夠正確地對待煩惱與不幸,甚至,開發了我們的慈悲,讓我們學會了布施,積累了功德,照亮了我們未來的道路。

  有人勸我說,方丈,門口乞丐為患,把他們趕走吧,我擺擺手,沒有吭聲。我的沉默,一不認同人去作乞丐,有乞丐之舉;二不認同不給乞丐一條生存之路;三為了讓這些社會最低層的人有一個熏習佛法的地方。因為我的沉默,開元寺前的乞丐越來越多了,甚至,有的還很猖獗,抓住香客衣袖,大有不給錢不放手之勢。

  由於開元寺無需入門券,清香不用買,平時用便餐也不用錢,從前兩年開始,慢慢地,膽大一些的乞丐,近午時,也跑進寺院用免費的午餐。雖然,大家都是用快餐,用各自的碗筷,但寺內師傅與信眾還是意見很大了,他們向我反映,說不應允許乞丐進來用餐,這倒不為幾餐飯菜,而是從衛生與雅觀的方面考慮,說的真誠也在理。我說,那就闢個小角落給他們用吧,零星的乞丐們用了一段,也許感到不好意思或是想到老是免費用寺院的飯菜也不宜,或許是受佛教的氣氛感染,他們就再也沒有來了。近來,聽其他的乞丐們說,曾在開元寺內小角落用免費午餐的某個乞丐,不當乞丐了,回家鄉去了,說要自食其力。我聽了這消息,念句阿彌陀佛,好像有奮不顧身救了一個落水小孩的感覺。

  原以為,開元寺前的乞丐會越來越多,終至堵塞道路,引來相關部門的干涉。但這些一直沒有發生,既未見多,秩序也還尚可,似乎今年乞丐人數還稍見減少了。我想,那可能是國家政治穩定,經濟形勢良好,百姓生活日漸提高,男女老少的生存越來越不是問題的原因吧。

  但不管如何,我們祈望,開元寺前的乞丐,終有一天會沒有了,善男信女們也無需也不會以乞丐的不幸來作比較,才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幸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