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
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
聯絡我們
雷音庫
法師開示篇
學術篇
福智學苑
佛經故事
金口玉言
史蹟篇
閒情篇
特稿
佛青活動點滴
雷音過去期刊
   

學術篇
身與心 德儀

  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,六根難具,善友難逢。學人很慶幸憑藉宿世一點善根,得此暇滿人生,常值三寶,聽聞正法;又能出家,親近善知識,研習佛理,依法修行,故此很感謝父母生我育我,資養我色身,所謂身體髮膚,受諸父母;更感謝師長們之教導,長養我法身,成就慧命,此恩此德實難酬報。願將出家修行之功德,回向父母師長,早獲解脫,得生淨土,更迴向十方一切如母有情,亦能早成佛道。

  佛陀之功德法身,三十二相,八十隨形好,圓斷三惑,圓具三德,圓証三身。十方諸佛,是經過百劫修相好,三衹修福慧,從因中修慈悲喜捨、三十七助菩提分等法、廣行六波羅蜜,從無量功德智慧而生,窮証諸佛如來法性不生不滅之本體;故如來能從清淨之不生滅體,起應化妙用,於十方世界隨類示現,隨機教化,廣度眾生,同證佛位。

  而眾生之業報身,經云:「假借四大以為身,心本無生因境有。」所謂四大原非有,五蘊本來空。四大是地、水、火、風,四皆稱大者,能遍一切處,內之根身,外之器界。由無明一念不覺而生,初因妄心而起妄境,故有外之四大,更以妄心攬外之四大計為實有,而成內之根身四大。

  何謂色身四大?以堅硬性為地大,如髮、毛、爪、齒、皮肉、筋骨等;以潤濕性為水大,如涕、唾、膿、血;煖觸性為火大,如全身煖氣;以動搖性為風大,如筋轉、脈搖、呼吸等。當四大不調時,便會生病,如地大不調便骨痛,水大不調便會水腫,火大不調便發燒發熱,風大不調便氣喘。生時四大和合,虛妄有生,死時四大分散,虛妄名滅。內四大有生老病死,外四大有成住壞空,虛妄不實,畢竟無體。

  心是現象領導者,在事物中心靈為至上,簡來說心分有肉團心,虛妄心,真實心。肉團心者,是吾人身體內在之心臟,各人很清楚是由血肉所成,人人可感覺到,乃至用x光也可將它照出來,鑑定心臟的健康情況。虛妄心者,是煩惱染污之心,一切事物皆由心靈產生。經云:「心如工畫師,能畫諸色象。」譬如我們想畫一幅畫,是隨我們之心意識、感覺,通過我們之手,一筆一筆畫出山河大地,花草樹木,種種不同之境象,皆由我們心所緣而繪書出來。所以說諸法所生,唯心所現,一切世界微塵,因心成體,可見此心能生萬法,萬法唯是一心。真實心者,是本元清淨,寂然不動,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,無形無相求之不可得,如二祖慧可禪師參禮初祖達摩大師時,二祖跪在雪中斷臂求法,請初祖為他安心。初祖大師說:「將心來與汝安。」二祖反觀自心,覓之不可得,初祖說:「與汝安心竟。」我已經替你安心了。

  又阿難尊者,在楞嚴會上,權巧方便,示墮婬室,而發起楞嚴大教,阿難從婬室回到佛所,見佛頂禮悲泣,恨無始來,一向多聞,未全道力,殷勤啟請,十方如來得成菩提,妙奢摩他,三摩禪那,最初方便。佛問阿難:「當汝發心,緣於如來三十二相,將何所見,誰為愛樂。」阿難答佛:「如是愛樂,用我心目。」

  阿難七番陳述心之所在,世尊七番破斥;詳示十番辨見,帶妄顯真,佛所顯亦是顯此真心。此真心妙性,人人本具,個個現成,本來靈明朗照,了了常知;而此真心妙體,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,但因眾生迷而不知,故雖有如同無。

  此身心雖如幻如化,虛妄不實,但可借假修真,以此污穢不淨有漏之身,契証如來清淨妙極法身,圓証無漏之體,不妨於水月道場作空花佛事,珍惜此暇滿人身,學佛所學,行佛所行,証佛之果。

  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,由一念無明妄動,迷失真如自性清淨心。由妄想感此業報之身,由心取境,虛妄分別,當眼耳鼻舌身意內六根,對色聲香味觸法外六塵,中間起六種識心,分別好惡長短,起瞋愛取捨,隨順貪瞋癡妄想作殺盜淫。由迷惑故有煩惱,因煩惱而作業,由業而感果,由是生死流轉,於三界升沉,六道往返,無有止息。楞嚴經云:「一切眾生,生死相續,皆由不知常住真心,性淨明體,用諸妄想,此想不真故有輪轉。」所以此妄想攀緣心是為生死根本。

  十方諸佛,隨順淨緣而解脫生死,證入大般涅槃,以大悲願力,隨類示現,隨機應化。眾生則隨順染緣而常在生死,隨業流轉。須知一念善心生,可以成賢成聖,一念惡心起,則下墮三途,牛胎馬腹中,無有出期。

  古德云:「十世古今,不離當人一念。」故知十界聖凡,皆由一心而建立。例如美國之九一一事件,死傷無數,以過千計,驚恐全球;皆由愚癡妄想起執取,以猛烈貪瞋之心而造成。究其因是累積怨恨不能平息,由極度貪慾心,瞋恨心所作,為求達到目的,不惜犧牲寶貴之生命,令全球經濟滑落,社會動盪,戰爭烽起,人心不安。可見瞋心所引致之禍患及其破壞力之強。故說此妄想心可稱為萬惡之源,為眾罪之藪。  是故修學,首重在檢察內心,照顧念頭。於時時中觀察思惟,舉凡做事要觀察自己之內心,如理如法思惟應取應捨,是否自利利他?是否與淨業相應?善念可使其增長,惡念要立刻對冶。其次是判斷行為時要分辨其意念、意圖,以因果為標準。例如法官判罪時,亦看犯人之動機,觀其意圖而判決輕重。可見佛陀教法,與現今社會法律,彼此呼應,並無脫節。

  古德教導我們,訓練心意集中一切事物,可以止息妄想生起,行住坐臥之一舉一動,乃至語默動靜,行來進止,亦應注意心所緣,了知自己在做什麼?觀察自己意念有沒有雜染,是否與清淨、恭敬、感恩、大悲、智慧、平等、精進、包容等心相應?遇境逢緣善用其心,集中精神隨時醒覺,則可與菩提心相應,與淨業相應,自然心靈解脫,身心自在。

  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,一切世界微塵由心策動,作種種身、口、意業。業分善、不善、無記。善業則感人天之果,享受福樂,不善之業則下墮三塗,受種種苦。故受苦受樂,皆由眾生自心作業所感,並無別因。但云人天快樂,亦不能久住,雖生大自在天,百萬大劫,亦有福盡之期,仍須隨業輪轉諸惡趣中,況復其餘,無褔德者。昔目犍連尊者教化阿難之外甥,因懈怠忘法不精進修行,以神通力,先示天宮妙樂,教修善法,後示地獄之苦,謂三界之內,不能安住,福盡還墮,因此精進修行,不久即證阿羅漢果。是故應當數數思維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,四大苦空,五蘊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,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。並以四諦之苦集滅道,十二因緣之生死還滅,出生死門,再以悲願度脫一切有情離苦得樂,自度度他。佛教以慈悲喜捨,六度萬行,普濟利樂十方世界一切有情。若以喜悅心、清淨心作語言或行業,樂境如影隨形,則離苦得樂,心境清淨則常在法樂之中,所謂:「心淨則國土淨。」,趣入佛果菩提,成就正等正覺之果位。阿彌陀佛!

 
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