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
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
聯絡我們
雷音庫
法師開示篇
學術篇
福智學苑
佛經故事
金口玉言
史蹟篇
閒情篇
特稿
佛青活動點滴
雷音過去期刊
   

閒情篇
受持五戒的意義 陳于右

  要活在治安詳和的社會,大眾必須奉公守法,要過心安理得的日子,就得守持五戒。佛教的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五戒,是佛陀為佛弟子制定的五項基本戒條。如法持戒可以增長功德,這功德是由陶養慈悲心而得以成就的。守持了五戒,也就是實踐了儒家思想推行的仁、義、禮、信、智,亦即推己及人,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佛陀偉大慈悲,教導我們守持五戒,一切有情眾生,都能依戒而行,我們就活在安樂自在的人間淨土了。

  在此我分別略述五戒的內容:

  (一)不殺生戒:五戒中首戒不殺生,教我們愛護生命,珍惜生命。我們不忍自己生命受到殘害虐打,別人同樣害怕,人往往因為被貪、嗔、痴三毒蒙蔽,做出謀財害命,仇恨怨殺,桃色謀殺等取人性命的殘忍行為,至為可惡,可悲、可憐。此外,動物一樣會求生避死,怕痛怕死。一些動物知道快將被殺,會黯然淚下,甚至跪地求饒,見者心酸!所以佛教主張素食這是發揚慈悲精神,有了惻忍仁愛之心,就會珍惜生命,愛護生命。

  (二)不偷盜戒:屬於自己的財物,一旦被人偷取當然心痛,別人失去自己的東西,也有同感。無論明搶、暗偷、強奪、霸佔等一切未得同意,便自動竊取,都是犯了偷盜戒。不義之財不可貪。

  (三)不邪淫戒:無論男女,只能性戀自己的婚姻配偶。對於不婚,特別是出家僧侶,神職人士尤其不能侵犯,其他未婚,或是親戚,萬不能姦污,至於認識或不認識的別人的丈夫或妻子,不論對方同意或不同意,都不能與之發生性關係,此等醜行,為被侵犯者,帶來心理上終生傷害,帶來生理上嚴重病患,例如性病,愛滋病等,從而影響社會的衛生健康,甚至破壞人倫關係和諧,多少綠帽悲劇,包二奶醜行,就是破壞融和家庭,拆散幸福婚姻的毒素。

  (四)不妄語戒:妄語有說謊,惡口、綺語三大類。社會愈是文明科技愈是先進,妄語的傳播愈見迅速廣泛,在書刊上,電視、電郵等。隨時隨地可見小小一句假話,可令人一生積蓄化為烏有,本港街頭的電子黨、祈福黨便是。至於有計謀的行騙,更足以令大財團破產倒閉。 其次是妄語中的惡口,傷害力同樣可怕,無論是兩舌,誣滔的說非成是,都令無辜者蒙受不白之冤,以致身陷牢獄,甚至枉受死罪。此等冤苦,古今中外,屢見不鮮。另外惡口凡有心存嗔恨,說出一些咀咒別人的惡毒語,令人心理不悅或驚恐,亦算犯妄語。 再其次蜜語,其實在玩弄感情,甚至要財色兼收。亦有口甜舌滑地嘩眾取寵,說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言論,為達到一已私利。種種妄語,任何人,任何環境,任何時間,都有可能發犯,能不警惕?

  (五)不飲酒戒:酒本身並不罪毒,只是酒能使人亂性,以致引起各種或大或小而本可避免的罪禍,實不容忽視,很多人從不飲酒,但在其環境下,自己模棱兩可地就淺品輕嚐,漸漸上癮而致酗酒,一旦醉酒鬧事,小則破壞財物,重則幹出各樣風化事件,血腥案件,因而破壞社會安寧秩序。至於以小量酒治病療傷,不算觸犯酒戒,是可以的。

  以上五點,約略地陳述了守持五戒的利益,棄持五戒的敝害。可見堅定受持五戒,乃真正造福眾生的大功德,然而大眾總會或輕或重地除不盡貪嗔痴,有意無意地忘守五戒。須知佛戒是由佛制,但佛從不強迫任何人的意願而守,以吃飯作比喻,吃飯是自己的事,吃了肚飽,不吃肚餓,飽與餓與他人無關。但我佛慈悲,以其中智大悲胸懷,教導我們不受飢餓的方法,他雖然不能代替我們吃飯,但他會勸導愚痴拯需求飽的眾生去吃飯--守戒。

  皈依三寶,好比到學校註冊入學,受持五戒,才是在學校上學,聽功課,做功課,考試成績優或劣,就反映出平時是否用功研究,平時真正口法地持戒,佛弟子的成績表不會不合格的。所以守戒不能形式守戒,我們在法師面前,經過莊嚴的儀式受戒了,可是在佛堂以外平日生活中,任意妄為,背棄五戒,所作所為,與五戒背道而馳,那只是經過儀式的受戒。

  我們必須時刻自我題點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這樣我們走對了方向,由混濁污染的此岸,到達清淨無染的彼岸,方向必須正確,接著排除萬難前航吧!排除萬說易行難,就考驗我們接受了五戒,如何持了。
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