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青活動點滴 香港佛青通訊 紐西蘭佛青通訊 活動地點說明
往首頁 佛教青年協會簡介
聯絡我們
雷音庫
法師開示篇
學術篇
福智學苑
佛經故事
金口玉言
史蹟篇
閒情篇
特稿
佛青活動點滴
雷音過去期刊
   

學術篇
俗語與佛教(十) 佛青

  佛教自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傳來中土,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三十多年。在這悠長的歷史中,不僅影響國人的宗教思想及文化,更且融入民間生活之中。直至今日,我們日常所用的名詞口語,有不少是源自佛教或在早期曾被佛教典籍所引用的,以下繼續為大家摘錄一些有關詞語。

一動不如一靜

  宋。張端義《貴耳集》卷上記載;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天竺和靈隱(寺名,在今杭州)禮佛,途經飛來峰,問陪同的和尚僧輝:「既是飛來,如何不飛去?」僧輝對曰:「一動不如一靜」。

 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七:「一念轉成微細生滅。全是無明。從此變起山河大地根身種子。故起信云:以依不覺故心動。說名為業。以依動故能見。依能見故境界妄現。」又曰:「故云因明發性性妄見生。元是一真本來無相。忽然妄動二相俄生。從無相真。成有相妄。故云成究竟有。」僧輝所說一動不如一靜,蓋有據也。

一塵不染

  塵(梵 artha 或 visaya),新譯作境、境界;指依六根感覺而緣慮之對象、對境。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者統稱六塵,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種根識,與六塵相對接觸,會引發許多迷妄與煩惱,即所謂「塵勞」。修行者六根若皆清淨無垢,不被六塵所玷染,稱為一塵不染。今多形容家居環境十分之潔淨,曰一塵不染。

七手八腳

  出自續燈錄卷三二:「七手八腳,三頭二面;耳聽不聞,眼覷不見。」原意是:不管環境如何嘈雜忙亂,人來人往,我自耳不聞,眼不見,心中泰然。今喻作眾人動作之紛忙。

十字街頭

  亦稱為「十字路口」。橫直兩條街道交叉而熱鬧的地方。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:

  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師:問:「如何是無縫塔?」師曰:「十字街頭石師子。」又如五燈會元卷十九:「大眾須知,悟了遇人者,向十字街頭與人相逢,卻在千峰頂上握手;向千峰頂上相逢,卻在十字街頭握手。」,此處「十字街頭」指世間、事相等。與「千峰頂上」所指出世間、理體等相對而言。開悟之人,於世出世間,事相理體上,都能圓融無礙。

  禪宗又用「十字街頭,撞見爹娘。」以形容參禪者於繁雜的塵勞事相中,忽然開悟,頓見清淨自性。如清─敬安的《解夏小參》:「暑退涼生,各宜抖擻精神,向一念未生前,看個分曉。看得行不知行,坐不知坐,直得識盡情灰,鐵壁銀山忽爾推倒,便得無量安穩自在。到此時,真如十字街頭,撞見爹娘,說不出的忻悅」。將開悟者的心境,說得非常生動。

  今比喻面臨重大問題而難以抉擇的處境。亦稱為「十字路口」。

天衣無縫

  天衣乃指天人所穿著之衣服,其重量極輕,且天愈高,衣則愈輕。大智度論卷三十四:「色界天衣無重相,欲界天衣從樹邊生,無縷無織。」又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八願謂:「設我得佛,國中人、天,欲得衣服,隨念即至,如佛所讚,應法妙服,自然在身;若有裁縫、染治、浣濯者,不取正覺。」

  後比喻做事精巧,無隙可尋;或行事自然、貼切而流暢者;或指詩文渾然天成,沒有斧鑿痕跡。皆稱為「天衣無縫」。

天花亂墜

  天花或作天華,指天上之妙華。世尊說法時,諸天感動,灑下香花以作供養。

  天花亂墜,以天花紛落,狀供養之誠敬與場面之壯麗。如心地觀經序分:「六欲諸天來供養,天花亂墜遍虛空。」

  又法華經卷一序品:「佛說此經已。結加趺坐。入於無量義處三昧。身心不動。是時天雨曼陀羅華(白華)、摩訶曼陀羅華(大白花)、曼殊沙華(赤華)、摩訶曼殊沙華(大赤華)。而散佛上及諸大眾。」卷三譬喻品:「諸天伎樂。百千萬種,於虛空中,一時俱作。雨眾天華。」

  後用以形容說話言詞巧妙,有聲有色,非常動聽。多指誇大而不切實際。此與原意相反矣。

天女散花

  典故出自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。維摩詰大士示疾,世尊遣文殊師利菩薩率領諸大菩薩及諸大弟子往維摩詰丈室問疾。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。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。即以天華散在諸菩薩及大弟子上。華飄至諸菩薩身,即紛紛掉落地。而碰到大弟子身上,便緊黏不掉。一切弟子用盡神力去華而不能令去,情形非常之尷尬。此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要去掉華?舍利弗答:此華不如法所以要去之。天女說:請不要說此華為不如法。為什麼呢?因為此華無所分別,你自己生分別想罷。以佛法來說,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。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。現在大家看到菩薩華不著身,是因為他們已斷一切分別想。

  今以形容拋撒東西的狀況。

五體投地

  又作接足禮、頭面禮、頂禮。本為印度所行之禮法,據大唐西域記卷二所載,印度所行之禮敬法共有九種,五體投地是最恭敬的禮拜方式。其後佛教亦沿用此一禮法。所謂五體,指兩手、兩膝、頭頂等,亦稱五輪。其行禮之法,先以右膝著地,次下左膝,再次兩肘著地,兩掌舒展過額,其後頭頂著地,良久一拜。

  楞嚴經卷一:「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。現前雖成九次第定。不得漏盡成阿羅漢。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。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。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。」又卷四:「惟願如來宣流大慈。開我迷雲及諸大眾。作是語已五體投地。」

  今以五體投地比喻傾倒、佩服至極。

見地

  梵語 darsana-bhumi。菩薩十地中之第四地。相當於聲聞乘之預流果。依大智度論說,菩薩乘者於此位中,以無漏智,斷盡三界八十八使之見惑,得見真俗二諦之理,故名見地。

  又據大品般若經卷六發趣品載,菩薩住此位應受行不捨之十法:不捨阿蘭若住處、少欲、知足、不捨頭陀功德、不捨戒、穢惡諸欲、厭世間心順涅槃心、捨一切所有、心不沒、不惜一切物。

  現作「見解」或「見識」用。如某人對某事物見解好,理解深刻,就可說是「甚有見地」。

對牛彈琴

  典出於中國第一篇佛教論文,漢代牟融的《理惑論》:「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,伏食如故。非牛不聞,不合其耳矣。」
  《續燈錄─汝能禪師》:「對牛彈琴,不入牛耳。」指說法不對根機。

  古人對牛彈琴,但牛依然低頭而食,聽而不聞,因為人類的音樂,對牛而言並不適合。後比喻對不明事理的人講道理或講話不看對象。白費唇舌。

半路出家

  或作半途出家。出家,出離煩惱繫縛之家,即出離在家之生活,專心修沙門之淨行。半路出家,即指佛教徒中年棄俗出家。又一般俗語多以「半路出家」一語,比喻中途轉業改行,非自始即從事該行業,含有技藝尚未專精之意。

語錄

  禪宗祖師說法開示,不事華藻,不加文飾,以通常俗語白話直說宗旨,其侍者與弟子予以記錄,蒐集成冊,即稱語錄。

  「語錄」一詞,最初見於宋高僧傳卷六慧義寺神清章中之北山參玄語錄。自唐初六祖慧能有法寶壇經後,諸方記錄漸成巨帙。五代、趙宋以降,禪宗叢林制度成立,凡知名禪師多曾出任方丈,依制度,其下必設書記,職司記錄禪師之言行,日後輯成語錄,如馬祖道一禪師語錄、趙州從諗禪師語錄等。

  語錄之中,將祖師法語作詳細之記錄,稱為廣錄,如馬祖道一禪師廣錄、雲門匡真禪師廣錄;僅記錄重要部分者,稱為語要,如百丈懷海禪師語要。又僅集一人之法語者,稱為別集;集多人之法語者,則稱通集。

  此外,語錄並不僅用於禪林,禪宗以外之祖師語集,亦可稱為語錄。其後宋儒講學,門人弟子記錄師說,也沿襲語錄名稱,語錄體裁逐漸盛行。

悲觀

  五觀之一。悲,惻愴之意。菩薩常懷救苦救難之心來觀察眾生的痛苦。法華經卷七普門品:「真觀、清淨觀,廣大智慧觀,悲觀及慈觀,常願常瞻仰。」

  現用作指沮喪或負面的人生態度。

差別

  一,梵語 visesa。別異之意。為「平等」之對稱。指的是在現象上,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「事相」。入楞伽經卷七法身品:「大慧!如來法身五陰異者,則有二法,不同體相,如牛二角,相似不異,見有別體,長短似異。大慧!若如是一切諸法應無相異而有相異,如牛左角異右角,右角異左角。如是長短相待各別,如色種種彼此差別。」

  依佛法說,世間種種差別相都是眾生業力的不同而造成的。如俱舍論卷十三:「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各多差別,如是差別由誰而生……但是有情業差別起。」也可以說差別是妄念的反映。故《華嚴妄盡還源觀》指出:「是心即攝世間出世間法,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,唯依妄念而有差別。若離妄念,唯一真如。」此也所謂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

  二,梵語 visista。殊勝、別異之意。即諸法所有之特種異點。俱舍論卷三十:「即此轉變於最後時,有勝功能無間生果勝餘轉變,故名差別。」順正理論卷三十五:「何名轉變?何名差別?(中略)即此無間,能生果時功力勝前,說名差別。」

  三,因明用語。(一)因明中,謂宗(主張、命題)之後陳(述詞)為差別,宗之前陳(主詞)為自性。如立一「聲為無常」之宗,「聲」即為自性,「無常」即為差別;蓋「無常」作為述詞,係用以發揮界定主詞「聲」之特殊意義。(二)指宗之前陳所隱藏之意思(意許)。

  今差別一詞,簡單來說,指事物的差異、不同。

普遍

  廣泛而全面,謂之普遍。普遍一詞出自佛經。唐代不空譯有一部《普遍光明焰鬘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》二卷。這是一部密教經典。經文說到世尊在金剛須彌峰,放頂毫之光普照十方一切佛土。

  又大阿彌陀經中有說普遍三摩地,謂入此三味定中,遍見一切諸佛。

妄想

  梵語 vikalpa。又作分別、妄想分別、虛妄分別、妄想顛倒。與「妄念」、「妄執」等語同義。即以虛妄顛倒之心,分別諸法之相。亦即由於心之執著,而無法如實知見事物,遂產生謬誤之分別。如楞嚴經卷一說:「佛言善哉阿難。汝等當知一切眾生。從無始來生死相續。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。用諸妄想。此想不真故有輪轉。」

  又金光明經卷二:「心如幻化,馳騁六情,而常妄想,分別諸法。」

  楞伽經舉出十二種妄想。(見宋譯楞伽經卷二)

  此外,菩薩地持經卷二真實義品則舉出自性、差別、攝受積聚、我、我所、念、不念、俱相違等八種妄想。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,舉出堅固、虛明、融通、幽隱、罔象虛無等五種妄想。

  今指荒誕或非分的念頭。

(完)